12月27日,省公安厅、省政府新闻办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省公安厅党委副书记、常务副厅长张月波通报全省公安机关出台实施政务服务事项清单,打造更加公平高效的公安政务服务环境工作情况,省公安厅出入境管理总队总队长张青青、交警总队总队长刘大为、治安总队政委李清华、禁毒总队副总队长王炎出席并答记者问。
省公安厅将推进公安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纳入年度“十项重点工作”,系统梳理、编制出台《全省公安机关政务服务事项清单》(以下简称“事项清单”),部署各地严格执行事项清单标准规范,以可感可及的务实举措更好护航高质量发展。
省公安厅高度重视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将公安政务服务范畴,划定为依申请办理的行政权力事项和公共服务事项,包括行政许可、行政确认、行政奖励、行政备案及公共服务5大类,共梳理主项92项、细化拆分的办理项304项,其中行政许可类193项,其他类111项,覆盖省市县公安机关政务服务各项内容,从制度层面解决了事项清单不统一的问题。以“事项”为单元,逐项细化实施规范和办事指南,明确了事项名称、办理场所、申请材料、办结时限、网办途径、收费标准等 13类关键要素,从实施层面解决了同一事项在各地办理标准不一致的问题,构建起全省统筹、分级负责、事项统一、权责清晰、权威规范的清单体系。
省公安厅进一步减材料、 减时限、 减费用、减环节、增强便利度,推动实现办事方式多样化、 流程最优化、 材料最简化、成本最小化,最大限度降低制度性成本,便利企业群众办事兴业。进一步下放审批权限,全面推行44项车驾管业务市级审批权限下放县级办理,首次将武装守护押运培训机构备案省级权限下放市级办理,保安业务备案市级权限下放县级办理,群众和企业就近办理上述业务更加便利。 进一步精减审批材料,深化“ 无证明之省”建设成果,通过公安电子证照库、政务信息共享平台线上核查等方式,让群众和企业免于提交相关实体证件和纸质材料,涉及事项157项,共精减材料232件。进一步增强便利度,持续优化“ 一窗通办、全程网办、跨域通办、高效办成一件事”服务流程,审批效率提升近30% 。做优做强“爱山东”政务服务平台公安专区,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204项事项只需跑一次、 64项实现“零跑腿”。
全省公安机关将强化标准执行,同步做好全国、全省“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梳理和管理系统”更新维护,省公安厅做好系统录入、展示发布和业务指导、督导检查工作,市县公安机关做好事项认领、标准执行和业务培训、岗位练兵工作,确保权力下放到位、材料减免到位、流程优化到位、标准执行到位。强化监测评估,组织开展标准化执行集中检查、交叉互检、常态化明察暗访,跟进调研指导,整改突出问题,动态监测评估,确保清单执行不出问题。强化配套建设,结合上级最新部署和清单实施情况,动态更新事项清单、实施规范和办事指南,持续优化公安政务服务举措,构建集“事项清单、标准执行、优化服务、监督评价”于一体的公安政务服务标准体系。刘贵增 夏阳 朱柄翮
户政服务标准化 办理户口业务更便利
据省公安厅治安总队政委李清华介绍,今年以来,全省治安户政部门以数字强省建设为契机,以公安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为抓手,在“明白办”“精简办”“一次办”上下功夫,为服务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起到积极作用。
梳理事项清单,实现群众“明白办”。在事项清单中梳理 73项户籍类业务,逐项明确申请材料、业务流程、办理时限,实现全省2400多个户籍窗口对同类业务同标准受理、同质量办理。
依托电子核验,实现群众“精简办”。最大限度“减环节、减材料”,对7类45件次材料不再要求群众提供,身份证、居住证换补领等业务不用携带任何材料,夫妻投靠、人才落户等业务只携带户口簿即可办理。
强化集成联动,实现群众“一次办”。推出“ 出生一件事”“ 身后一件事” “ 入学一件事”“退役一件事”等集成改革,让群众只进一次门、办成所有事。新推出临时身份证申领“跨省通办”、 5年内换补领身份证等“全程网办”,全面落实出生登记、户籍类证明出具等 32项业务通办网办系列便民利企举措。
出入境管理服务再优化 服务企业群众“走出去”
据省公安厅出入境管理总队总队长张青青介绍,山东公安出入境管理部门持续深化政务服务改革,为企业群众“走出去”提供更加优质高效便捷的出入境服务。
推动便利举措创新升级。在济南、青岛试点实行出入境证件换发补发“全程网办”。增加青岛为内地赴港澳“个人游”城市,青岛居民无需再参加旅行社跟团出入香港、澳门。实施赴港澳商务签注“全国通办”“智能速办”,山东省居民持有效往来港澳通行证可在全国任一出入境智能签注设备上快速办理商务签注,实现“即来即办、立等可取”。
推动服务品质优化升级。省公安厅将山东籍居民在省内申办普通护照等出入境证件的签发时限,由法定的15日统一缩短到7个工作日,收费标准降低40% 。
推动咨询热线提档升级。全省公安出入境部门开通山东公安出入境 12367服务热线,有效解决了咨询号码多、不好记、常占线等问题,并在全国率先研发启用“办证进度自助查询”功能,举办“12367与您同行”系列主题宣传活动,塑造了暖心贴心的品牌形象。
车辆管理服务规范化 便民利企再提速
据省公安厅交警总队总队长刘大为介绍,全省公安车管部门以落实《车辆管理窗口服务规范》地方标准为载体,持续深化公安交管“放管服”改革,努力提升服务质效。
助力汽车消费。试点推行“机动车出厂前预查验”,简化二手车转让出口手续,对出口报关单等凭证实现信息联网核查的,不再提交纸质凭证。
简化业务流程。推行机动车行驶证、注销证明电子化,摩托车登记更加便捷,申请人可以凭居民身份证“一证通办”,无需再提交暂住地居住证明。推行车检“一件事”改革,在全国率先开展安检和环检“两检合一”改革,全面推进车检“交钥匙工程”,机动车检测时间缩减1/3。
提升服务效能。通过深化“警医邮”“微车管所”模式,不断缩小服务半径,方便群众就近办理体检换证等业务。推进“互联网+交管”服务,提升车辆解抵押、查解封、补换牌证等业务网办比例。发挥快递企业优势,探索推行摩托车注册登记、牌证补换领等业务上门办,让群众足不出户办理业务。
强化监管与服务并重 精准管理易制毒化学品
据省公安厅禁毒总队副总队长王炎介绍,全省公安禁毒部门坚持监管与服务并重,既依法履行禁毒监管职能,又主动为经营主体提供精准服务,努力以看得见的禁毒监管成效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精准化“ 一网通办”。 全面落实“ 互联网+”信息化手段,搭建运行易制毒化学品管理平台全国全省“一张网”,在线免费为企业审批办理所有易制毒化学品购买、运输许可证或备案证明,实现在线审批、全程网办、一站式通办。
精细化“实时办好”。坚持受理审批“事不过夜”,向社会公开承诺,凡已受理的易制毒化学品购买、运输证申请,市县公安禁毒部门当天均一次性审批办结。对于第一类非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购买审批时限,省公安厅禁毒总队已由法定的10个工作日减至目前2个工作日审批办结。
精致化“多元服务”。制定易制毒化学品申请办证指南、可视化办事流程、图解式法律责任告知清单等,最大限度让群众一目了然、操按图作。打造“净土齐鲁、服务发展”的行业品牌效应,大力发展壮大行业协会,开展从业人员培训,规范企业守法经营,敦促行业自律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