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同志,我要报警!我放在车里的300元现金、驾驶证、行驶证还有一条香烟被盗了。”2月20日,庆云县公安局接报案中心接到居民王先生的报警。接报案中心严格按照群众上门报案“三个当场”工作要求,当场接受报案,移交有管辖权的单位调查处理,案件迅速侦破,及时为群众挽回了经济损失。这是庆云县公安局接报案中心民警日常工作的缩影。
庆云县公安局结合辖区实际,立足群众需求,依法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在优化“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上持续发力,建成县局接报案中心,通过运转“集中接报、闭环管理、全程监督”工作模式,着力破解“群众找不对门、案件定性不清、跟踪问效不到位、流转办理效率低”四大难题,实现了“事项分级分类处置、案件精准高效流转、 责任细化落实到位、监督跟踪问效及时”的工作目标,实现非110警情全量入网、颗粒归仓、高效流转。
集中接报 便捷高效
“这是我第二次到公安机关现场报案,上次报案要不断打听才能找到具体的科室,这次直接在接报案中心大厅提交材料就可以,很方便。”2月11日10时,刚从庆云县公安局接报案中心办完业务的居民李女士说道。
对于一般咨询、求助类警情,中心工作人员秉持“小事不小看、能办当即办”的原则,以“四心”——热心、真心、诚心、耐心回应群众期盼。1月15 日,家住庆云县阳光花园的宋大爷报警称,他从电视购物上花费 6000余元购买了3 个月的保健品,商家寄了1个月的商品后不再发货了,请求公安机关帮助。接报案中心民警肖金龙结合宋大爷提供的邮寄包装,联系到销售方并说明情况,销售方承认仅邮寄了1 个月的产品,由于工作失误导致后续产品未及时邮寄,后经过协商,对方愿意再补发剩余产品并额外赠送宋大爷1个疗程。1月18 日,宋大爷向接报案中心赠送一面锦旗表示感谢。
“在报警管辖与疑难警情处理方面,中心严格依照相关规定,对属于公安机关管辖的警情,迅速联系管辖警种或派出所法制员,确保报案笔录及时制作。针对疑难复杂警情,如涉及诈骗、合同诈骗等难以在接警环节准确定性的案件,及时启动‘接报案+案管+案审’三方内部会商机制,能初步判明管辖单位的,根据会商意见流转,根据现有证据无法判明管辖的,实行刑侦经侦‘轮流接案制’的方式高效办理。”肖金龙介绍道。
闭环管理 服务到位
“警察同志,我应该是遇到了电信网络诈骗,应该去哪里报案?”1月25日,神色焦急的刘女士来到接报案中心称,她被虚假投资诈骗。正在中心窗口值班的民警立即联系县局反诈中心民警,并配合将其带至询问室,详细了解记录事情经过,并联系银行进行紧急止付,成功保住了刘女士卡内的 2万元钱。
在案件回告方面,中心积极为咨询案件进展的当事人提供服务,通过系统查询、与主办民警沟通,第一时间告知案件办理情况,并指导当事人通过手机端自助查询。对于情绪激动、有信访诉求的当事人,及时通知主办单位负责同志到场解释答复,避免信访升级。针对涉众案件报案群众较多的情况,配合办案单位引导群众分批、分次报案,为老年人、未成年、孕妇等特殊报案人提供贴心服务,让群众感受到公安机关的执法温度。
自2024年12月中心成立运行以来,累计接待群众710余人次,亲临报警 161人次,调查取证415人次,案件咨询55人次,行政审批58人次,投案自首5人次,求助16人次,无一信访投诉问题发生,各类事项全部高效规范流转办理,受理流转率达100% 。因受立案问题导致信访投诉量同比大幅下降,实现了执法质量和群众满意度双提升。
全程监督 运行畅通
“张先生,这是您的受案回执,您可以到这边的查询区,或者通过‘德州公安微警务’查询案件进展,同时您可以扫描二维码进入‘局长信箱’对我们民警执法活动进行监督投诉。”2月3日,中心值班人员迟小龙指着张贴在办公桌前的“局长信箱”二维码,耐心向前来报案的群众讲解如何实现案件查询跟踪及举报投诉。
接报案中心始终将执法监督作为工作重点,细化工作举措,严把接报案执法监督关。在首接责任制落实上,对于派出所落实不到位而指派到中心的报案人,中心坚持“灵活应对,不让群众多跑路” 的原则,迅速判明管辖单位分流警情,并对首接单位采取“一次通知负责人、二次通报提醒并记入考评台账、三次大监督机制问责”的方式,强化执法监督。
同时,中心严格落实“三个当场”制度,即当场进行网上接报案登记,当场接受证据材料当场出具回执并告知查询案件进展情况、投诉举报监督的方式和途径。中心深入践行“阳光执法”标准,整个区域标注醒目提示、制度机制公示全覆盖,实时接受群众监督。与法制、机关纪委、督察等部门联动,通过实时监督、点抽点查、回溯式检查,实现执法问题“点穴式”精准指导,杜绝不作为、乱作为、推诿拖延等问题。